
中国罐头食品工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罐头食品出口量达312.5万吨,出口额6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22%。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近年新高。其中,蔬菜水果罐头出口份额最大,即食罐头和蘑菇罐头增幅较大。天眼查数据还显示,我国有4.6万家罐头企业。
罐头食品出口量的增加与海外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不无关系,而这种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罐头食品进口国的食品价格上涨,当地食品价格上涨过快。虽然销售数字可观,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贴牌生产”,是贴牌生产的产品。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在上月底发布的《中国罐头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号公告中指出,国内罐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多为贴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之又少.专利发明专利、生产技术仅限于产品单一技术环节,前端技术研发和后端市场高附加值与行业企业几乎无关,“仍难以占据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和附加值优势,基本上仍处于全球罐头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代工收入较高,很多企业满足于眼前的利益,没有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投入足够的资源。当然,这也与罐头行业小微企业占比高、行业集中度低有关。大多数企业缺乏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这也使得他们难以培育自己的品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无论是采购规模还是准入标准发生变化,小微罐头企业的生存难度可想而知。为此,罐头行业需要培育一些具有规模效益的龙头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原料端建设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在研发和生产环节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端,形成销售端的实力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在此过程中,既要开拓国际市场,又要完善国内市场布局。
事实上,国内部分消费者对罐头食品仍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也是罐头行业数据显示出口销售火爆的原因之一。但随着“一人份”需求的增加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许多年轻消费者开始接受罐头食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罐头,也开始购买零食零食、简餐等罐头食品,开罐或袋装后可立即加热食用,而不是“一起煮”。
也就是说,开发更丰富的餐食,实现“罐头到碗”的转变,已经成为国内一些龙头企业的选择。 “从罐头到碗”的转变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技术积累和品牌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也将使罐头企业能够自主研发出适合海外消费者的罐头食品。对实现自主品牌出海有很大帮助。
此文为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本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属于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
Email:youth-daily@foxmail.com
QQ:2279581925